羌将军

《四千年农夫》读后有感

中国,作为一个四千年有余的农业大国,给如今的后人留下了数不尽的遗产。但是,在工业文明的狂轰滥炸中,农耕文化的价值和生产方式不得不被重塑。如今面临着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的能源问题,我们不得不再度审视我们的曾经。

我经常讲,农田里的每一次的采收和翻新都是一次能量的浪费。未经处理的残枝败叶污染空气和土地,没有采收的果实导致病虫滋生,土地翻新导致生态失衡,农药处理杂草和病虫导致严重污染,化肥的使用让水质过营养化,而这些营养并没有完全被作物吸收,进入海洋。这样的运作模式,得益于工业生产规模,喂养了很多人口,但是效率低下、简单粗暴,并且不可持续。不妨对比1900年中国和美国、英格兰的农业情况,不难发现,近乎同样的耕地面积,中国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远远高出美国。而当时的美国拥有着大面积黑土地,他们的农业模式永久性的消耗了土壤的肥力。

美国农业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中就指出了这样鲜明的对比。富兰克林在1902年来到中国。当时中国正值清政府倒台的前夕,已经全面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回想起我们现在所叙述的历史,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俨然是近代最黑暗的时期:鸦片吸食,清政府向列强委曲求全让出领土,各地人民揭竿而起。我们看到的照片里,人民是“双目无神的、麻木的、愚昧的,急需被唤醒的”。我们很难找到对于那个时期的任何正面叙述。

这里涉及到一个历史叙述的问题。出于某些原因,现在的历史对于清政府统治时期和近代中国历史的丑化是必要的,来强调近代革命取得的胜利。故此,出于时代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求,对于那段时期的正面叙述很难得到传播。

但是在富兰克林的笔下,又是另一番景象。他笔下的中国人民勤劳,友善,智慧。他的态度源于他对一个用同样耕地养活多数十倍的人口的,拥有四千年历史的农业大国的无限敬仰。他的文字没有来自工业文明的傲慢和贪婪,更没有来自列强的傲慢和自大。反而,他展现出了作为拥有国际精神的学者的无限崇高。对于中国的劳动人民,他写道:“在中国,无论走到哪里,一般劳动人民,如果是有工作做的,都普遍表现出幸福和满足的样子,他们的身体状态显得都很好……在这些人口密度极高的本地民众中,不管是中国、日本,还是朝鲜,我们都没看到过醉鬼。但在美国和欧洲,你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醉汉。”他写起在上海做人力车的经历,由于语言不通迷失了方向,一直到深夜才到达目的地。最后他写道,“人类一定会发展出一个通用的语言。” 这是他非常可爱的地方。在广州考察的时候,他在观察中感叹中国的苍蝇惊人得少,喝煮开的水、吃熟食这样的卫生习惯普及程度之高。

富兰克林记录了很多在如今罕为人知的古代农业技巧。中国农业是节约物资、循环利用的艺术。对此,他评论到:“东方人在很多世纪的生活压力下形成了这种经济、多产、节俭的优良传统。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过程中,西方挥霍浪费的生活方式如今由于机械的进步而更加凸显,东方这些优良传统不应该受到影响而被丢弃。在一切国家中,人们的劳动应被尊崇,经济、多产、节俭的传统美德应作为令人信服和满意的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代代相传。” 中国农业的资源利用之节约,最显著地体现在种植密度上。在山东一个桃园里,除了成排的桃树,还种着卷心菜、大蚕豆和豌豆。最高、最需要阳光的桃树在正中间,其他的作物则在两侧排开。对于黄瓜这类可以在高处攀援生长的爬藤植物,中国农民广泛使用交叉的架子来种植,而中间和两侧的空间又可以用来种植其他低矮作物,将不同高度、角度的阳光全部利用起来。

中国传统农业从来不使用化学肥料。肥料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物的肥料以及轮作中间种植的一些作物,可以用作动物饲料,但主要是用来发酵并填埋重新进入土壤。其中广泛种植的是豆科植物苜蓿,由于豆类特殊的积氮作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土壤恢复肥力。

另外一种来源就是城市人口产出的粪便。在上海、苏州这种大城市每天产生的大量粪便被挑到乡里,在掺水后均匀地施到田里。我们常常认为,一个完备的城市污水系统是发达文明的象征,然而在东方的哲学里,有着另一套的思维。对此,富兰克林在节约利用的角度,做出了高度评价;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的各大城市把万吨以计的免费的有机氮肥排入大海,而农业用的肥料则产自各大化工厂。中国的农业经济具有自我循环的特点,但是往往在工业强权的话语表述之下,为了方便殖民的正当化,则被描述的丑陋不堪。现代秉承着西方的哲学体系,常常把人和社会、任何自然做出分别,并且用这种对立关系来解释人类社会。但是在东方,人并不被认为是独立于社会和自然存在的;“天、地、人”的概念本身定义了人是与天地一体的存在。

本文还有很多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如果感兴趣的话,请亲自阅读。

作为本文的结语,我想说一些更重要的。我认为我们现代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最应该反思。

首先反思,自己是不是一个东印度公司的英国资本家。

如果不是,其次就反思,自己是不是东印度公司的资本家手里牵着的一条恶犬。

再次反思,自己是否在象牙高塔上度过了半辈子;低头看,看看自己到底是谁生的;抬头看,看看顶上是否闷得慌。

评论

热度(2)